2023海外优青
华南理工大学邀您同行!
专业申报指导
湾区发展优势
优厚待遇支持
优质服务保障
欢迎优秀青年人才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申报
海外优青项目!
一、项目介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专业申报指导 湾区发展优势
优厚待遇支持 优质服务保障
三、支持政策
♦ 专业申报指导
• 权威专家指导,组织院级、校级多轮申报指导。
• 全程跟进协助,提供贴心服务。
♦ 优厚待遇支持
• 聘任岗位:准聘教授(特别优秀者,可聘任长聘教授),事业编制。
• 薪酬待遇:年薪60万元;另,享受学校缴纳社保及公积金约9万元/年。同时,叠加冠名学者津贴,分为三档:30万元/年、20万元/年、10万元/年,资助3年,考核优秀者可再资助3年。
♦ 30万元档:重点支持领域,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
♦ 20万元或10万元档:其他领域。
• 安家补贴:200万元(含国家配套),同时享受校内1套租住房。
• 科研经费:科研启动经费300-500万元(含国家配套)。
• 招生指标:博士生导师,保证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 湾区发展优势
• 享有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其在广州市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将由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 推荐申报国家、广东省各类引进人才资助项目。对学校广州国际校区的引进人才,还可申请享受广州市高层次人才相关优惠待遇。
♦ 优质服务保障
• 子女可入读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幼儿园、小学和中学。
• 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可实现落户、子女入学、社会保险、购房、购车等14项人才公共服务 一网通办 ,并在出入境、医疗、交通、贷款、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先便利服务。
四、联系方式
华南理工大学人事处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孙 琛
联系电话:+86-20-87110211
(人事处二维码)
广州国际校区人力资源与发展事务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 凡
联系电话:+86-20-81181613
(国际校区二维码)
五、学校介绍
弦歌百年不辍,发展步履铿锵。华工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堪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探路者。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得改革风气之先,勇立潮头,创新发展,成为 南方工科院校的一面旗帜 ,2017年入选国家 双一流 建设A类高校,是最早全面进入国际四大排行榜前500强的14所内地高校之一。
办学历史源远流长:
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 红色甲工 );
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为新中国 四大工学院 之一;
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
1995年进入 211工程 行列;
2001年进入 985工程 行列;
2017年进入 双一流 建设A类高校行列;
2020年进入上海软科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前200强;
2022年进入第二轮 双一流 建设高校行列。
建设一流学科体系
学校坚持学术立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一流大学建设。近年来,聚焦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布局新工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以工见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格局,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学科。
在最新发布的US News2023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我校高分子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2个学科位列全球第一 (国内高校共8个学科位列全球第一,其中清华5个、华工2个、同济1个) ,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学科排名全球前十,共有14个学科排名全球前50。
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
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药理学与毒物学、数学
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华工自创建起,就集聚了一大批具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等世界名校背景的新中国第一代理工科专家。薪火接力,砥砺奋进,学校一直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
培养一流 三创 人才
建校以来,57万优秀学子自这里走出,在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全球各地,在学术、产业、工程、国防等各个领域,扎实奋进、光彩夺目。从回应 钱学森之问 的科学小牛人,到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的创业新生代,从 中国彩电三巨头 到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 ,他们继承华工人创新创业基因,在时代奋进的步伐中,青春激昂,创业图强。
近年来,学校率先实施 一流本科行动计划 ,大力推动 新工科F计划 ,大力培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兼备,思想力、学习力、行动力兼具,引领未来的 三创型 人才,形成享誉社会的 华工模式 。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由华工校友创立或领导的上市公司超过200家。
产出一流学术成果
近年来,学校积极抢占科技高地,争当科技领跑先锋。坚持科研面向国际前沿的 顶天 发展,面向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的 立地 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以雄厚的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
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省第一:
国家级科研平台28个;
省部级科研平台数量225个;
全国高校第一:2009至2020年获中国专利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一
多次位居榜首: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让、在穗主要高校总体支撑指数排行榜,多次位居榜首
全省首位:近三年学校广东省科技奖获奖总数及获一等奖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连续四年:连续四年位居路透社 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榜单 前十
愿聚全球青年英才,
筑梦华工,共创未来!
华南理工大学诚邀您依托我校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引四海贤达,筑湾区高地 | 华南理工大学诚聘全球英才
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邮箱:news@scitoday.cn
Copyright C 2009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恒美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13387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16号院世方豪庭A座1309室 电话(Tel):13701199288 EMAIL:news@scitoday.cn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