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国华,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聊城大学化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其后赴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导师:Uri Banin教授),2015-2021年任澳大利亚科廷大学PI、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光电应用(照明、显示、能源)研究,发表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Nano Letter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论文120余篇, H因子33,获两项国际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先后入选Nature Materials、Phys.org、Scitech等研究亮点。主持澳大利亚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澳大利亚基金委仪器专项等科研项目,获得澳大利亚科学院长理事会年度进展奖(2019)、科廷大学创新奖(2018)、澳大利亚科学院J G Russell奖(2016)等。提出"专博并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导的博士毕业生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科廷大学校监嘉奖、Mobility Award、未来科学家奖等奖项6项。目前担任Frontiers in Chemistry副主编,SmartMat(Wiley)青年编委,Tungsten编委,Materials & Design(Elsevier)客座主编,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pringer)客座编辑等。
李萌,1987年生,博士,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第四层次特聘教授。2012年获得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导师:廖良生教授和王照奎教授),2017年读博期间,赴英国斯旺西大学进行联合培养,2018年-2021年赴德国赫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中心(HZB)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Antonio Abate教授,2018-2020年期间获得中德计划奖学金(OCPC),中方导师李永舫院士,2020年-2021年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 Michael Grätzel 教授课题组交流访学。
在以材料、物理、化学和电子等多学科背景为基础的钙钛矿型光伏和发光器件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柔性、非铅、大面积室内钙钛矿光伏和发光器件,器件界面工程研究,钙钛矿晶体的动力学研究等方面。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77篇,包括6 x Adv. Mater., 1 x J. Am. Chem. Soc., 1x Angew. Chem. In. Ed., 7 x Adv. Energy Mater., 3 x ACS Energy Lett., 4 x Adv. Funct. Mater., 1 x Nano Lett., 1 x ACS Nano, 3 x Nano Energy等,目前论文总引用量有3000余次,h-index为30。已获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项。并担任 Coatings期刊和Frontiers in Photonics期刊的特刊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