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高校人才招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学术科普

吉林大学钙钛矿方面取得突破

来源:材料material 时间:2018-11-19 作者:大学人才网

日前,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邹勃教授、肖冠军副教授科研团队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立军教授科研团队在压力诱导钙钛矿料发光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该成果以“Pressure-induced emission of cesium lead halid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为题,于2018年10月2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近年来,全无机铅卤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学性质、良好的稳定性以及低廉的成本,在光伏电池、发光二极管(LED)、光电探测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Cs4PbBr6是一类典型的零维全无机钙钛矿材料,其正八面体彼此孤立,具有很强的量子限域效应。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具有较强激子结合能的钙钛矿纳米材料,在常温常压下并没有展现出领域可重复的荧光性质(仍存在争议),极大地限制了Cs4PbBr6钙钛矿材料的实际应用。

零维钙钛矿材料的发光特性与激子自陷态(ExcitonSelf-trapping)紧密相关,激子自陷态非常依赖于钙钛矿体系的维度,维度越低,越容易产生自陷态激子。调控卤素钙钛矿的八面体扭曲程度,可以改善自陷态激子的复合发光,为提升零维钙钛矿材料的光学活性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此,邹勃教授课题组提出了通过压力效应调控全无机零维钙钛矿Cs4PbBr6八面体骨架的扭曲程度,从而改善内部激子自陷态发光性质的学术思路,发现压力可以成功诱导Cs4PbBr6纳米晶发生结构相变,实现了八面体扭曲程度的有效调控,从而实现了Cs4PbBr6纳米晶的荧光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强。

张立军教授课题组基于第一性原理材料模拟,协力解释了背后的物理机制,发现压力诱导发光可归因于自陷态激子光学活性的增强和自陷态激子结合能的增大。该工作加深了对低维发光钙钛矿材料的构效关系及背后物理化学机制的理解,为设计、合成新型高效荧光钙钛矿纳米材料提供了新思路。(来源:吉林大学)

简介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读博士研究生马志伟,通讯作者为肖冠军副教授、张立军教授、邹勃教授。该工作是吉林大学科研团队与郑州大学卢思宇副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和上海高压科学与技术先进研究中心的冯晓蕾博士以及Simon A. T. Redfern教授的共同合作下完成的,其中第一性原理材料模拟由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准博士和杨东问博士完成。本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等基金的资助。

来源:材料material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13701199288
工作日 9:00-19:00

Copyright C 2009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恒美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13387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16号院世方豪庭A座1309室 电话(Tel):13701199288 EMAIL:news@scitoday.cn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