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高校人才招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研究思考

八成心源性猝死源于恶性心律失常

来源:大学人才网 时间:2018-11-15 作者:大学人才网

近年来,心脏猝死频发。据今年世界心脏病日发布的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猝死总人数高达50多万,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因心脏原因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而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新华博士表示,80%的心源性猝死来自心律失常。其中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如持续性室速、室颤,以及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停搏、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但对于心律失常这一类常见的心脏病,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严重不足。尤其每当降温的时候,一些人出现了心慌、气短、胸闷、呼吸不畅、眩晕的症状,却常常认为是天气变冷后的正常生理反应,许多人往往忍一忍便过去了。

王新华介绍,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发生过心律失常,只不过症状有轻有重,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发作频率有多有少。据悉,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同症状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在感到不适时可扪一扪自己的脉搏,一般大于100次/分钟和小于60次/分钟都要当心,需要及时就医。

那么该如何不让心脏乱跳呢?王新华表示,除了治疗原发病,针对心律失常可以采取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仪和起搏治疗。而针对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可以采用导管消融的方法,以阻断病变心室肌内的异常折返活动,减少室速、室颤发作或使之不发作。此外,年轻患者特发性室速、室颤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导管消融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新华特别指出,心房颤动在老年人中较为多见。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超过5%,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10%。房颤患者因心房颤动而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以上。

而房颤更加容易导致心功能衰竭。有一项针对1.5万房颤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房颤1年死亡率为11%,其中30%由于心衰,8%由于脑中风。13%患者1年内因心衰入院。因此房颤患者除了脑卒中风险,更容易导致心力衰竭,应该及时诊治。

王新华强调:“房颤是进展性疾病,开始发作的头几年多为阵发性发作,接着可进展为持续性,甚至永久性。房颤一旦进展为持续性或永久性,导管消融治疗的复杂性增加,成功率下降,因此,建议患者在病情早期尽早诊治,以取得良好疗效。”

来源:新民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13701199288
工作日 9:00-19:00

Copyright C 2009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恒美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13387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16号院世方豪庭A座1309室 电话(Tel):13701199288 EMAIL:news@scitoday.cn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